庚欣:拜登、岸田与马科斯拟组团“抗中”,如何应对?
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@直新闻
首先,我认为要抓住主要矛盾。上述所有“阵营对抗”的动作,无论是专门针对中国,或是针对俄罗斯、朝鲜等,都是以美国为首,策划、实施等都是美国主导,所以说美国是主要矛盾所在。
例如日本、菲律宾等,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从意愿上,都和美国有着量和质的区别。从“质”上来说,美国是为了维护霸权,似乎是生死攸关、“势在必行”,而日、菲等国,虽然都有针对中国的打算,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,但与美国对中国的博弈有本质区别。从“量”上来说,这些国家的经济、军事等实力加起来也就是美国的零头,真与中国对抗,恐怕也派不上大的用场。
可见,根本的问题在于要抓住主要矛盾——即构建中美正确相处之道。中美关系始终是厘清上述乱局的一个“纲”。而结合这一点,恰好中美元首在4月2日进行通话,中方明确提出了“1、2、3结构”:包括“一大定位”,即相互认知,也就是所谓“第一粒纽扣”;“两大分歧”,即台湾问题和高科技等摩擦;及以和为贵、以稳为重、以信为本的“三大原则”。完整涵盖了中美关系的基本要素,堪称现实版的“中美相处之道”的主要内容。
中方最近不断强调,中美相处之道是今后50年最重要的事情,那么上述“1、2、3结构”当然就是解读上述乱象的最重要的纲领性因素。例如,中美要扣好“第一粒纽扣”,解决好“相互战略认知”即敌友定位问题,那么中日和中菲之间呢?是不是也应该扣好这“第一粒纽扣”呢?中日和中菲的“第一粒纽扣”,应该比中美的“第一粒纽扣”更易于定位。
再如,针对今天世界上最复杂、困难的中美关系,中方提出了“和为贵、稳为重、信为本”的“三大原则”,那么中日乃至中非之间的矛盾当然比中美的矛盾要简单得多,容易解决得多,那么是否也应该遵循、比照上述“和为贵、稳为重、信为本”的“三大原则”办理呢?
其次,所有这些和中国“闹别扭”的国家,包括美国在内,几乎都是以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,日本、菲律宾以及韩国、澳大利亚等与中国的经贸依存度都大于对美国的依存度。中国周边这种“政冷经热”的矛盾格局完全不同于过去美苏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抗,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。对于这种新的复杂局面,应该怎样去定位和对应?是否也可以参照上述中美关系的“1、2、3结构”,在把握各类分歧并对症下药的同时,“以中美关系为纲”来抓纲带目,特别是结合具体矛盾,贯彻落实“构建正确战略认知”以及“和为贵、稳为重、信为本”的“三大原则”呢?
而今天的美国,恰好处于“百年变局”的风口浪尖上,是所有国家中实力最强的,但又是变数最大、最不靠谱、最不确定的“领头羊”。特别是拜登上台之后,好像整天都在组织团伙对抗中国或俄罗斯等,闹得挺热闹,但似乎虚张声势多于真枪实弹。而且美国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和中国协调关系,正处在“止跌企稳”阶段。再有半年美国大选,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,拜登做的这些“三脚猫”式的手脚,会不会像当年的“TPP”,转瞬之间变成一种“无用功”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由于种种原因,中国周边各国几乎都与中美同时具有非常深厚、紧密、复杂、微妙的关系,美国本是域外国家,但由于它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存在,今天,在亚洲形成的战后“中美共存”局面是一个客观事实。中美在这里也曾刀枪相见,但我们也曾在这里共同抗击法西斯主义侵略,结束冷战。更多的事实表明,中美“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”。在亚洲,中美乃至和周边各国的关系,当然更应该“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”。
第二,是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。即中国周边涉及的中日、中菲等双边关系,以及我们自己内政的台湾问题等,都各具特色,存在着许多虽有交错但又互不相同的特殊性,必须就每一对双边关系分立个案,细腻务实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其中,中日矛盾相对复杂一些。中日是世界上的两大主要经济体,仅历史纠葛、台湾问题两项,就是两国一直面对的政治基础性难题。近来,中日在“大国化”的道路上碰撞过多。经济上自不待言,政治上日本要修宪,军事上日本要走向“普通大国”,中国无疑都被其视为重大障碍。俄乌冲突后,日本战略危机感明显加剧,变本加厉向美欧靠拢,与中国的矛盾也显得更突出一些。
美国现在拉拢日本,其实是一种两难选择。美国既要警惕日本越来越明显的“脱美独立”倾向,又要用各种手段拉住日本,使之为自己的战略布局服务。美国的“核心利益”是维护霸权,绝不希望卷入一个前景莫测的战局。美国如何定位日美之间在“核心利益”上的矛盾,如何定位自己今后在亚洲与中国的战略格局,这也考验美国的智慧。
第三,是“以我为主”。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博弈中,“谁来主导,走向何方”是至关重要的。美国企图主导,日菲等也都有自己的算盘。但从地缘关系、利益格局及综合实力来看,只有中国能胜任这个主导方的角色。而且,中国作为博弈的主要当事方,特别在与周边各国相处之道中,积极作为的主动性和塑造性,也在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展现出来。真金白银的利益依存,和“搬不走的邻居”关系,似乎时时反衬出美国主导的各种所谓“结盟”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。在“美日韩准同盟”背景下的“中日韩互动”,就是一个现实的范例。中国大有可为。
作者丨庚欣,深圳卫视《直播港澳台》特约评论员
编辑丨刘立平,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
排版丨郑志佳,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